您的位置: 首页>医学科普>医学科普
医学科普

医学科普

【健康科普】世界骨质疏松日︱6 个反常识,帮你读懂脊柱骨折的 “沉默信号”

发布日期:2025年10月20日

2025年10月20日

是“世界骨质疏松日”

今年主题

“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”

我们总把老人的驼背、缩矮的身高和持续的腰背痛,看作理所当然的“衰老”。这很可能不是正常的“老”,而是一种需要紧急干预的“脊柱骨折”

反常识1


最危险的骨折

可能从一声咳嗽开始

您认为骨折都需要摔跤或撞击?错!

对于骨质疏松的脊柱,一次用力地咳嗽、一个弯腰捡东西的动作,甚至一个拥抱,都可能成为压垮脊椎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
为什么骨骼会变得如此脆弱?这要从骨骼的“动态平衡”说起。我们的骨骼不是一个静态的支架,而是一个时刻在进行“拆”与“建”的活组织。破骨细胞是“拆迁队”,负责溶解旧的骨骼。成骨细胞是“建筑队”,负责生成新的骨骼。

年轻时,两队工作效率相当,骨骼保持强壮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尤其是女性绝经后,“拆迁队”动力过强,而“建筑队”活力下降。导致骨骼内部的“钢筋骨架”(骨小梁)变细、断裂、甚至消失,骨骼从内部开始变得疏松多孔,如同被虫蛀空的木头。这时,脊椎骨再也无法承受日常压力,最终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(OVCF)——其起因之轻微,远超常人想象。

反常识2


只补钙

对骨质疏松几乎无效

每天一杯奶、几片钙片,是很多人为骨骼健康做的"标准动作"。但一个反常识的真相是:对于防治骨质疏松,只靠补钙,效果微乎其微。
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我们的骨骼是一个动态的生命组织,需要一套完整的"建设系统":

钙是基础"砖块"——没有它不行,但光有它远远不够。

维生素D是专业"快递员"——确保钙能被身体吸收利用。

负重运动是核心"施工指令"——通过力学刺激促使骨骼加强建设。

药物干预是关键"工程监理"——在骨代谢失衡时进行专业调控。

如果只堆积"砖块",却没有快递员送货、没有施工指令、没有专业监理,再多的材料也建不成坚固大厦。

这正是为什么很多人常年补钙,骨密度却依然不达标。防治骨质疏松需要的是系统方案,而非单一补充。只有各方协同配合,才能真正为身体筑起坚实的骨骼防线。

反常识3


您的身体

可能在您毫不知情时“悄悄变矮”

这种骨折的狡猾在于其“隐匿性”。它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腰背酸胀,却在您察觉之前,已悄然压扁一个又一个椎体。当出现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或驼背加剧时,您的脊柱可能已多次经历“沉默的骨折”。

以下人群是骨质疏松的头号目标:

绝经后女性:雌激素锐减,骨量快速流失。

天生瘦小者:骨架纤细,“骨骼储备”先天不足。

长期静坐者:缺乏负重,骨骼得不到建设信号。

生活习惯不良者:长期吸烟、过量饮酒、高盐饮食。

慢病患者:需长期服用激素,或患有甲亢、类风湿等。

建议以上高危人群,将骨密度检测纳入年度体检,这是揪出“沉默窃贼”的金标准。

反常识4


治疗“碎掉”的脊椎

只需要一支“胶水”和一根细针

提到脊柱手术,您是否想到的是大开刀、打钢钉、漫长恢复?这个观念过时了。

现在的标准微创治疗叫做“经皮椎体成形术”。医生仅通过一根约2毫米的穿刺针,像打针一样,将一种叫做“骨水泥”的医用材料精准注入骨折的椎体。这个“水泥”能迅速凝固,将被压碎的骨头重新粘合、撑起。患者通常在术后第二天就能戴护具下床行走,效果堪称“立竿见影”。

反常识5


手术成功

恰恰是真正治疗的开始

而非结束

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。微创手术修复了“这一次”骨折,好比工人修复了一面开裂的承重墙。但导致墙体开裂的根本原因——“骨质疏松”这座大楼的整体结构问题,依然存在。

骨质疏松的系统性治疗是一场“立体战争”:

①基础生活调整:均衡膳食(富钙、低盐、适量蛋白),多晒太阳(每日15~30分钟),戒烟限酒。

②必要营养补充:在医生指导下,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。我国居民日常饮食约摄入钙400mg,50岁以上人群每日需1000~1200mg,故通常还需额外补充500~600mg。

③核心药物干预:对于已确诊的患者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,如双膦酸盐、特立帕肽、地舒单抗等,从根本上抑制骨流失、增加骨密度。

④坚持科学运动:进行慢跑、太极、舞蹈等负重运动,给骨骼以良性刺激。

如果不从根源上强化骨骼,那么邻近椎体或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极高。因此,术后必须立即启动并终身坚持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,这才是治本之策。

反常识6


补钙和静养

可能是最无力的应对方式

当疼痛发生时,单纯补钙如同为一座即将倒塌的大厦运送砖头,无法改变其坍塌的命运。而长期卧床静养,更是会导致骨量进一步“雪崩式”流失,让骨骼变得更脆,陷入恶性循环。

正确的做法是:在规范用药的基础上,进行安全的负重运动,用身体的重量去刺激骨骼,告诉它:“你需要变得更坚强!”

如果您的父母或身边的老人,正被不明原因的腰背痛困扰,并伴有身高变矮和驼背,请务必带他们去看骨科或骨质疏松专科。一次简单的骨密度检查,就能揭开疼痛的真相。

别再让“老毛病”的旧观念,掩盖了本可治愈的疾病。守护脊柱,就是守护他们高质量的晚年生活。

供       稿:孟庆涛

编       辑:陈   硕

审       核:尹思思  孙晗潇